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老娘不想定下來

老娘不想定下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089083
凱.崔姆博格
性林
2006年7月22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妳的書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妳的書


社會科學 > 性別研究









  單身不只是介於一段段伴侶關係之間空盪盪的休息站,
  反之,它是許多不想因為「定下來」而失去自我的女人,
  藉以開創出充滿愛、感性、成就與靈性生活的另類選擇。

  別以為很多單身女人都躲在家裡暗泣。作者花了近十年的時間追蹤訪問一群年齡超過三十歲的單身女子,她們有的未婚,有的離婚,也有的喪偶,但大多沒有瘋狂地追尋靈魂伴侶,反之她們擁有幾個好朋友、一個舒適的家、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也很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性需求,不但享受社交生活,也安於一人獨處。她們是一群努力活出自我的女人,雖然生活中充滿許多困難與挑戰,但也同時擁有許多樂趣與幸福做為回報。

專家推薦

  當自己、朋友,以及越來越多認識與不認識的人身邊的「真命天子」,一再變成「致命天子」時,不禁讓人想到……除了執著尋找Mr. Right,難道不可能有其他的選擇?《老娘不想定下來》大方地與我們分享,單身者在人生中另闢蹊徑的真實況味。──王蘋/性別人權協會祕書長

  這份引人入勝的研究是一帖完美的解藥,適足以反制一天到晚告訴女人不結婚就會很悲慘的書。崔姆博格筆下描繪的女性擁有複雜有趣的生活,範圍廣泛的各種關係充斥其間,使之更形豐富,包括與子女、情人的關係,以及最重要的朋友關係。無論單身、有伴侶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讀的一本書。——凱莎.波利特(Katha Pollitt)/女權主義作家

  過一個有意義又豐富的單身生活本非禁忌話題,但卻很可能就是如此。因為所有的書籍和電影都在談單身的苦惱,但在大眾媒體和學術著作當中卻看不到過得完整又充實的單身生活,實在很奇怪。這本不可多得的書以充滿同情的描述方式,絲毫不帶辯白或意識型態的居心,探討很多美國人都有但理論發展不全的狀況。——特洛伊.達斯特 (Tory Duster) /美國社會學協會會長

作者簡介

凱.崔姆博格E. Kay Trimberger

  社會學家凱.崔姆博格是索諾瑪州立大學女性與性別研究的名譽教授,也是加州柏克萊大學社會變遷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她是《親密戰士》(Intimate Warriors)的作者,目前住在加州。



  第一章:「我們不必定下來」──靈魂伴侶與單身

  第二章:性與單身女性

  第三章:精心打造單身生活

  第四章:創造美滿單身生活的障礙

  第五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自主與長期單身

  第六章:「我最後會變成流浪街頭的女人嗎?」──膝下無子的單身女性

  第七章:爹地缺席──為人母的單身女性

  第八章:單身女性與已婚婦女之間的文化分水嶺和社會連續性

  第九章:友誼網絡是社群和照應的來源

  結論:質疑靈魂伴侶的理想



  我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討論我的研究,一名三十歲女性在同樣的心境下打電話到節目中來,她說她的朋友覺得她單身比較快樂令人困擾。她的朋友說:「不要放棄愛情,有個人在身邊妳會比現在快樂很多。」另一個call-in聽眾是一位從未結過婚的四十七歲女性,她認為她有個人缺陷:「我覺得我的生活不錯,而且平常也都很快樂,但是我認為我和很多單身的人都有根深柢固的信任問題。」沒有研究證實她的論點,也沒有研究顯示有伴侶的人就比較能夠信任別人。但是,明明擁有令人滿意的生活,但又覺得單身不對勁,這種矛盾在中年單身女性身上很常見。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我在一九九○年代中期決定進行一個研究,對象是年齡介於三十到六十歲之間的單身女性。身為單身女性,也是個單親媽媽,我思考單身的議題已經十年左右,查閱現有但數量極少的社會和心理文獻、談過幾次這個主題的初步構想,設法確定我是否想把智識的焦點放在這種切身的議題上。身為社會學家,我有興趣查明單身女性人數增加,與婚姻危機及其對家庭的衝擊有何關聯,但是現在,身為一個從未結過婚的五十幾歲女性、一個十幾歲兒子的母親,我也在尋找個人的方向。一直到最近,我才接受我可能永遠不會有伴侶。因為我沒有榜樣可循,也沒有文化地圖可資參考,只能自己摸索單身的道路,所以我決定訪問長期單身的女性,希望的是,能夠找到成功創造令人滿意的單身生活,但是壓力不像我那麼大的女性。但是,我找到的卻不是這個。

  在一九九四年到九五年間,透過廣發給同事、朋友和熟人的一封信,我收集到一群三十歲以上、特質迥異的中產階級白人、非裔美籍和拉丁裔女性;有些從未結過婚、有些已經離婚,有小孩的佔一半。我把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都納入,總共訪問過四十六位女性,她們全都住在北加州,但是在各種不同的區域、階級和家庭類型中長大。這些女性成年以後的人生多半在家外面工作,有各種不同的工作和職業。由於這些女性本身以及她們的抱負、認知和價值觀的多樣化,所以我相信她們的經歷足以代表也能打動為數眾多的美國女性。其中有些女性參加過一九六○ 和七○年代的社會運動而且深受影響,但是對女性主義、黑人權力、公民權、新左派或反文化不甚了解也不受影響的女性人數也是一樣多。在那段期間,很多女性生活在宗教或保守的家庭,但這些運動後來延伸到一九八○年代和一九九○年代,所以她們也受到它們本身及其反對者的價值觀影響。

  在我訪問過的那些人當中,我「沒有」找到基本上心滿意足的女性。雖然她們並不孤立,也過著活躍、有創造性的生活,但是對於單身,她們大部分人的內在衝突卻比我還多。她們大多數都有穩固的家庭連結和(或)支持她們的朋友網絡,但讓我訝異的是,先是尋找靈魂伴侶,然後變成兼顧家庭與工作的平等伴侶,這個第二波女性主義提倡的新文化標準,對現今單身女性的自信造成的打擊似乎大過於強調女性不能兼顧事業與傳統家庭生活的舊理想。無論是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幾乎所有女性,甚至五十幾歲的女性,都還是希望找到「適合的人」。

  這些發現令人不安。我怎麼可能寫出這些單身女性的故事,而不強化她們的負面文化刻板印象呢?這個兩難的困局,再加上得兼顧工作和單親母職,於是我把研究擱在一邊。七到九年之後,我再度訪問這些女性,當時是二十一世紀初,我發現一九九四到九五年間沒有同居的那些女性當中,有一半仍然單身(其中兩位最近剛過世)。她們的人生充滿經常無法預測的改變,包括生活、關係和態度都起了變化。

  我發現,這些女性大部分都經歷過一連串的個人掙扎,才接受自己的單身狀態,也才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這二十七位單身女性(包括兩位過世的女性)的故事,以及我自己的故事,奠定了本書的基礎。雖然我們的人數不多,但是隨著時間逐步向我透露的故事,不但深入而且豐富,捕捉了二十一世紀初中產階級單身女性生活的精髓。身為長期單身女性,我們是率先開創可行和滿意生活的先驅。我們的恐懼、掙扎和焦慮,還有成功的喜悅,代表很多其他女性的經歷。

  新單身女性在三十幾、四十幾,有時候是五十幾歲的時候,創造出支持可行單身生活的結構,然而,在這「之前」,她們還無法揚棄唯有找到伴侶才會快樂的文化理想,通常到了四十五至六十歲之間,她們才有辦法這麼做。考慮到文化污名如此沉重,另類模式又不可見,在我研究中的大部分女性怎麼會而且為什麼會越來越能接受自己的單身狀態?有些人可能會說年紀越大,我們越來越能夠欣然接受生命分配給我們的一切。但是,我認為這種解釋不夠充分。我們全都想得出五十幾歲、甚至六十幾歲還一直拼命尋找伴侶,似乎真的很不快樂的單身女性,在我的研究中就有幾位這樣的女性。但是,聚集在歷史上這段時期的一些因素,使得中產階級女性的單身生活變得比較可行。

  純粹的數據有助於說明。二○○○年,在美國十八歲以上的所有女性當中,百分之四十二未婚,人數為四千四百萬 (男性則是三千八百萬)。這些未婚女性當中只有六百萬人同居。因此,或許有三千八百萬名女性沒有伴侶。在這些沒有伴侶的女性當中,有一千兩百萬名年齡介於三十五到五十九歲之間(佔此一年齡範圍的百分之二十五)。單身住戶的百分比(二十五點八)現在高過於夫妻加小孩一人或以上的住戶(二十三點五)。單身女性百分比的增加,主要是晚婚和離婚人口所致。第一次婚姻的離婚率穩定維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再婚的離婚率則比較高。一九五○年,離婚女性有三分之一再婚,但是今天,五年後再婚或同居的離婚女性只有一半。

  由於女性的經濟狀況提昇,使得有能力過單身生活的女性越來越多。在美國,越來越多女性有能力供養自己和子女。今天,三十五歲以上從未結過婚的女性和離婚的女性個人所得高過於已婚女性。雖然單親媽媽的經濟困難確實有令人擔憂之處,但是在她們之中,經濟狀況高出貧窮線的人佔百分之六十八,而且將近百分之四十經濟富裕。然而,光是經濟的自給自足,並不會讓人滿意自己的單身生活。

  自願為我的研究接受訪問的中產階級女性,在二十幾歲或三十歲出頭的時候,並不知道她們到了四十二歲、五十五歲或六十歲會是單身。雖然這些女性從未刻意決定單身,但是回想過去,她們發現自己的確做過導致她們變得更自主並建立支持結構的具體選擇。她們選擇離開婚姻、結束令人不滿的關係、專心開創事業、追求不同於流俗的冒險,或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為人母。正如我所言,第二波女性主義並未讚揚單身生活,但卻和反文化及種族、民族和同性戀解放運動一樣,支持女性與傳統對女性的期待分道揚鑣。

  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這些離婚和終生單身的女性都有好工作,也有自己的家、穩固的家庭和朋友網絡。她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義工組織、教會/猶太會堂,或政治組織。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她們逐漸能夠調解個人的性需求。但是她們往往需要歷經個人危機才能完全接受,她們的充實生活與灌輸她們有伴侶才會快樂的文化訊息之間的絕裂。只有到那時候,她們才能拋掉文化標準,開始懂得欣賞自己創造的生活。她們暗地裡贊同作家愛麗思?寇勒的看法:「我逐漸進入一種及時認清的狀況,然後轉而善加利用這種狀況。」轉而善加利用原非自己想像或選擇的生活,並不是消極接受而是「積極」探索和改變的過程。我發現創造滿意的單身生活,和建立美滿婚姻一樣,都是一種發展、自我探索和努力的過程。

  女性需要有伴侶才會快樂的理想原本居於主導地位,但是新出現的文化訊息慢慢開始對它產生質疑,促使單身女性更能夠接受自己的生活。她們能夠把零零星星從女性主義、從離婚和女性事業成就的社會接受度越來越高,以及從逐漸改變的性標準收集到的另類價值觀拼湊起來。我的一個研究對象南希的看法是:「我在牙醫診所翻閱的一本雜誌裡面有一幅很大的廣告,宣傳的是給想要寵愛自己的女性戴在右手的鑽戒。從妳變成行銷工具那時候,妳就知道妳成功了。」

  在兩次訪問之間的那幾年當中,一小撮大眾文學和媒體開始肯定單身生活的價值。電視節目(例如〈黃金女郎〉、〈六人行〉和〈慾望城市〉)和電影(〈等待夢醒時分〉、〈大老婆俱樂部〉和〈Ya Ya私密日記〉)強調友誼網絡的重要性,因為不管是二十幾、三十幾、四十幾或年紀更大的女性,友誼網絡都能提供親密並支持可行的單身生活。在一九九○年代,一個電視節目的角色——三十幾歲的單身女性梅菲?布朗決定生小孩,當時的副總統候選人奎爾對此出言譴責。十幾年之後,〈慾望城市〉當中的一個單身女性也做了相同的決定,但卻沒有引起這樣的爭議。在這兩件事情當中,媒體的注意無疑引導更多女性考慮這個選項。播放六年之久的HBO熱門影集〈慾望城市〉在二 ○○四年二月推出最後一集。當時年齡介於三十幾歲到四十歲出頭的四名女主角已有三個結婚,或有認真交往的男友。但是,核心人物凱莉的未來卻是曖昧不明。她最後說她不應該放棄她的工作、朋友和她熱愛的城市,和一個沉迷於工作的著名藝術家搬到巴黎。她離開了他,之後她那個害怕承諾的前男友「大人物」,兼程趕到巴黎帶她回紐約。但是,他們兩個人的未來也是曖昧不明。凱莉堅稱她的快樂大部分來自於認識自己、愛自己和真實面對自己。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Reinhold
/ 台灣台北
2006.10.12看Reinhold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不覺莞爾。老娘不想定下來,哈,翻譯得真是夠嗆辣。原書名是The New Single Woman,而且其實是一本質性研究的社會學著作,我迫不及待地在兩天之內就看完了,書中所寫的論述持平中肯,深得我心。

為什麼說深得我心呢?我想到了我這個年齡還沒結婚的女人,心中難免會有小小的對自己的懷疑。這個懷疑其實大部分來自於別人,從家人朋友同事到親戚同事,連鄰居見面都免不了問「結婚了沒?什麼時候結婚?」。自忖不結婚並不是異類,也老早就說服自己可以一個人過得很好,但是,直到看了這本書以後,才真的豁然開朗,原來有那麼多跟我一樣的人,她們也都過得很「平凡」,快樂或不快樂,其實與結不結婚不是太大的相關。我想惟有瞭解了這一點,才能真正開始追求幸福。

新單身女性能夠堅定地回答「你是什麼人?」這個問題,「為什麼妳沒有跟某個人在一起?」這個問題也不再困擾她,因為這些人並不是真的「單身」,她們有的有沒有婚姻關係的伴侶、有的跟好朋友住在一起、有的成立另類家庭、有的與兒女同住、有的和家人與朋友維持十分緊密的聯繫。婚姻關係在今天不再是一個句點,而可能是循環的,好比今天的工作型態,退休也不是句點,你可能有退休後的第二或第三個生涯。誰說生命一定是線性發展的?

我喜歡作者對過去文獻的批判,其實沒有必要將「在婚姻中」與「不在婚姻中」劃分為兩個陣營,因為兩者並不是涇渭分明的。書中受訪問的女性說「接受單身生活是擺脫她需要有伴侶才會快樂這種文化制約的一個奮鬥過程」。在一個開放而尊重的社會中,我們不必再以結不結婚或生不生小孩來將人歸類。我很訝異即使在美國這樣強調多元的社會,這本書的出版仍然不被看好,甚至被標籤為「告訴單身女性大可以不必找到滿意的關係,照樣能夠創造快樂充實的生活,這種訊息似乎與社會習俗背道而馳」。我想到在「離婚快樂守則」這部電影當中,當主角之一想要在「雞肉速食包」的廣告創造一個快樂的離婚男人的形象時所受到來自其它團隊成員的質疑。我們似乎總是倒果為因,快樂不快樂似乎不應該是被你的教育、工作、婚姻狀態或有沒有小孩而決定。相反的,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以及你是否接受自己才決定了你快樂不快樂,而你的其他個人人口特質也只是你-快樂或不快樂-這個人的其他外在表現而已。

我始終相信,惟有一個瞭解自己以及對於瞭解人生道理有熱誠的人,才能有出於自願的選擇,而這是快樂的第一步。我將其稱為「情感自由」。這個名詞是從T. Harv Eker的「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得到啟發。財務自由的定義是「當你有能力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必工作,不必在金錢上依賴任何人」。而情感自由的狀態也是「有能力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自由選擇你情感上連結的對象,並達到身心的平衡」。在達到這個狀態之後所做的選擇,以及你是否會受益於這個選擇,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你是怎麼樣的人」所影響。我相信有人可能一生都不需要去思考這些道理,仍然過得很快樂,如果他或她夠幸運的話。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仍然受選擇以及每天迎面而來的問題與困境所苦。

問題的答案呢?作者對於單身的人提出六個重要的建議-充實的生活、與下一代建立連結、營造一個舒適的家、培養親密的友誼網絡、維繫一個社群、接受自己的性狀態。這些建議應該是每一個想擁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應該去追求的,不是嗎?

單身原本就可以創造快樂充實的生活。即使「某些人」可能會覺得單身與社會習俗不合,但「單身而快樂」是社會觀察下不爭的事實。譴責單身現象或是沒有自覺的貶抑或是同情,不是一個開放進步的社會應該存在的狀態。我深深為作者寫作這本書的毅力所感動,我也感謝她為單身的女性發聲,讓我也可以大聲地說「我單身而且很快樂,而且我不是惟一的一個」,不相信的人,看看「老娘不想定下來」這本書吧。我相信,不只是單身女子,單身的男子也可能過得很快樂,或許未來有人會選擇這個主題來研究。雖然在統計學上,我們可能是所謂的極端個案,但是,我們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個現象或許仍會擴大,相較於過去女性單身不是一種選擇下的產物,現在選擇性的單身卻成了越來越普遍的趨勢。遺憾的是今日單身女子不快樂的「主要」來源居然是「為了親密而必須找到伴侶」這類的社會價值觀,使她們否定了近在眼前的快樂、不敢承認自己是快樂的、或是選擇與親近的人疏離,這是不可思議但卻每天都在上演的,我也深受其害。

其實在二十歲以前,我就已培養了懂得體驗以及享受孤獨的能力,那就是獨自享受閱讀、寫作、音樂與運動的樂趣。但就像書中所說的,在希望修成婚姻正果的愛情關係中失去自己。結束了持續多年的關係的一開始,我徬徨無知,好像初學走路的小孩,因為失去了自主的肌肉,而認為我應該無法過一個人的生活。在第二段感情中重複之前別人對待我的錯誤的行為模式,才赫然發現自己受到第一段感情的影響有多深,方才知道我該學習成長的地方還有很多,從發現自我、以及和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

我不能說,我已經到了那個承認「做我自己沒有問題,單獨一個人也沒有關係」的階段。然而,我開始對於「結婚了沒」的詢問一笑置之,無視於某些朋友對我不結婚可能會有淒涼晚年的威脅,因為「一個人只要對自我感覺舒暢、對社會連結感到安心,就能享受孤獨」。我能夠回過頭去重新架構發生的事件,也重新體驗那種平靜、安穩與放鬆的孤獨狀態,其實我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只是缺少練習。因為腦海中的連結,我可以安心享受一個人,我知道在我需要時,有許多人會在我身邊。

希望有一天,像我這樣的女子可以接受單身生活,不再需要獨力跟整個體制奮戰才能擺脫女性需要有伴侶才會快樂的文化制約!這本書解答了我許多的疑問,我相信也能解答你的,不管是在情感關係狀態中,或不是。若一般人能擺脫電影、電視、平面媒體廣告、書籍等所營造的結婚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生活的片面形象,而瞭解無論是建立美滿婚姻或是創造滿意的單身生活,都是一種努力發展與探索自我的過程,則可減少許多社會問題。

問題是:現在的社會研究方法可以突破表相以及人口特徵為基礎的因果關係,而告訴我們親密關係與愛的本質是什麼嗎?我相信,惟有不尋找快速而現成的方法才能迫使我們去思考,並明白瞭解自己以及與自己建立深刻親近的關係才是一切問題的解答。這雖然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但在經驗過以後,自然會有許多樂趣與幸福做為回報,或許你也發現生活中其它方面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托斯卡尼豔陽下」電影中,過氣的女演員對離了婚而一心想戀愛的女作家說了一個在森林中尋找瓢蟲的故事。小女孩因為在森林中找不到瓢蟲而哭泣,睡了一覺,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身上爬滿了瓢蟲。電影中的女作家的願望也實現了,在她的新家中有朋友做客、時常有美味食物的香味、有婚禮(為她裝潢新家的男孩在她居中牽線下娶了心儀的女孩)、有新生兒(朋友因關係破裂而到她家待產生女)。幸福總在你最未預期時、不經意地來臨。其實幸福就存在於日常生活,是每天持續用心過生活的狀態,而不是單一目標的達成。誰說,幸福一定得定下來?





其 他 著 作